最後更新日期:2023 年 21 6 月 日
為什麼想寫這篇?
你一定曾經在電視,或節目上,看過同時發出很多聲音的Beatbox表演。
可能有大鼓、小鼓、喇叭聲或是Bass,甚至還可以一邊唱歌!自帶節奏
每次看都很驚訝,到底哪來這麼多嘴巴?!嘴巴真的有這麼厲害嗎!
很多朋友都會來問我怎麼辦到的,所以我決定寫篇教學,教你同時發出多種聲音的秘訣,讓你能快速上手,隨時表演給朋友看!
那麼,在開始之前,先讓我簡單的自我介紹吧。
我的Beatbox經歷&背景
你好,我是麥扣(Michael Lin),曾拿下全國第三名

也擔任過Beatbox聚會、歌唱比賽的評審,和各大尾牙的表演嘉賓
但我其實很內向!
高中時的我,上課從來不敢舉手,也沒想過有天能在舞台表演。
不過,在經過努力後,像我這樣內向的人也如願的達到自己的目標,成功在許多地方表演
因此,我想把所知道的Beatbox秘訣分享出去,讓更多人能因此在學習的路上少走彎路!享受到這份樂趣,成為舞台上眾人的焦點
相信比我更優秀的你,一定可以達到你的目標,只要你願意!
到底能夠「同時」發出幾種聲音呢?
首先,我們要瞭解嘴巴能發出幾種聲音

當然,這只是最基本的數量,現在New School Beatbox的發展已經超過上百種音效了,這會在之後的文章詳細介紹
看到這你一定會想說,那到底「同時」能夠發出多少聲音呢?通常來說是2種,鼻子跟嘴巴。
但硬要說的話「同時」可以到 3 個(喉嚨 + 舌頭 + 嘴唇)
舉例:Vocal + Tongue Bass + 電音,或是Sega + Click Roll + Inward Bass
用一口氣出去,或一口氣進來的方式去思考,但是蠻不實用的XDD
為什麼有人可以超過2種聲音?
通常能有2種以上的聲音,都是使用「節奏疊加」,讓人聽起來有好多嘴巴,同時發出聲音的感覺,這方法也比較簡單
有點類似用「輪流」的方式出現,
至少不是「同時」,是一層一層疊上去的
可以看 Human Beatbox Neil 在亞洲達人秀的表演片段,他就是使用「節奏疊加」這項技巧,讓他的表演聽起來很有層次,並且讓觀眾印象深刻
影片示範
要練習「節奏疊加」需要先熟悉每一個音色,所以如果影片裡面有不會的聲音,先學會吧XD 可以輸入聲音的名字,上網搜尋🔍
在我剛學「節奏疊加」的時候,我是參考 Reeps One 的 4 Sample
我表演的片段可以看這篇文章:
【Beatbox分享】我的第一次上台! 把握機會的重要性(有影片)
「節奏疊加」的練習技巧&方法
在這邊我先說明一下「節奏疊加」的原理
假如今天有一段節奏是:B t K t
之後你再加入第2個聲音,吸氣聲「h」
就變成:B (h) t (h) K (h) t (h)
然後再加入第3個聲音「Bass」,放在最前面
就變成:(BassB) (h) t (h) K (h) t (h)
觀眾聽起來就會有同時發出三種聲音的錯覺!
簡單來說,把第1個節奏練好,再加入第2層、第3層,以此類推……
更簡單的方法!鼻子+嘴巴!
除了同時發出「超過2種」聲音(節奏疊加)之外,其實還有更簡單的做法
那就是同時發出「2種」聲音-單純的「鼻子+嘴巴」。
也就是俗稱的「同步」。
影片教學
(為了方便觀看,影片會直接從1:07的教學開始)
影片內容拆解&分析
在香蕉的影片裡,鼻子持續發出聲音,可以「同步」配合的聲音有以下幾種
- 彈舌的聲音(代號Click, 簡稱C)
- 「擠出來」的大鼓B(比較小力是正常)
- 小鼓的聲音(影片當中是使用大鼓B再加入F的變化,也就是「Bf」)
4:30的示範,練快之後的譜(建議影片可以調成0.5倍觀看!)
B c F c P c,B c F c,B c P c F c (從頭循環)
接下來的「鈸」(嘖的聲音)蠻簡單的,就是不耐煩的那種聲音哈哈
可以把上面的彈舌(c) 改成 嘖嘖聲(t),這兩個都可以使用!
比如說原本是:B c P c, c B P c (8 Beat)
變成用「鈸」也就是(t)代替:B t P t, t B P t (8 Beat)
額外補充
常見、可以「同步」的小鼓還有以下幾種
- Pf,Bf的升級版,力道又更強
- 吐K,又稱為擠K,會運用就好聽
- 破鼓,又稱為BMG Snare,或是「拍手聲」,很常搭配Bass運用
實際運用
練好之後就可以在各種時候秀給家人、朋友看了XDD
Beatbox好玩的地方就在這啊哈哈哈
如果有不懂的歡迎在文章底下留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