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eatbox

【Beatbox分享】你覺得「技巧性」是什麼?出乎意料的答案!

最後更新日期:2020 年 29 12 月 日

「技巧性」的常見印象

網路上常會看到各種關於「技巧性」(Technicality) 是什麼的討論。

有人認為是快Beat、有人認為是複雜,或是保持在節拍上的精準度、一致性。

也有人覺得「技巧性」就是有足夠的控制能力,能做出自己腦中的畫面、感覺。

因此今天我們要來討論,到底「技巧性」是什麼?有沒有一個確切的定義?

出乎意料的答案

雖然以上都是好答案
但「技巧性」其實有很多種形式。

我認為:

「技巧性」無法被定義。

也很難被確切「定義」。

舉例來說:
「你覺得音樂的「定義」是什麼?」

這個很廣對不對?

有人覺得是會想跟著動,有些人覺得是會想睡覺、放鬆,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。

所以你要統籌一個定義的話其實很難。

就跟「技巧性」一樣,到底怎樣算厲害?

複雜嗎?特效音?還是讓人難以捉摸的 surprise 橋段?

Old School 沒有很多技巧啊,但為什麼聽起來那麼厲害?關鍵就在於如何運用。

「技巧性」的呈現有哪些?

雖然「技巧性」無法被定義

但還是可以被分類成許多不同的形式。

在Beatbox 裡面,「技巧」大致分為:

節奏

  • 很快的節奏(Alem)
  • 很酷的特效音(D-Low)
  • 不同 Grooving、變化(Alexinho)
  • 音色乾淨(Show-Go)
  • 拍子穩(Hiss)

旋律

  • 旋律的音準(Bigman)
  • 旋律的編排(H-has)

以及

同時發出多種聲音

(一人樂隊的概念)

推薦:【Beatbox教學】如何同時發出多種聲音,練習方法&經驗分享!

所以我覺得「技巧性是什麼?」
這問題有很多可以討論的空間,就看你自己如何定義。

以同時發出多種聲音來說,最簡單的就是鼻子哼旋律,然後嘴巴做 Beats。

再難點可能就是把吸氣也變成一種音色,讓人感受不到換氣的過程。
不僅可以同時發出多種聲音,而且就像音樂一樣好聽,變成更高端的「一人樂隊」

看吧!連換氣的「過程」都可以算一種技巧。
(推薦:【Beatbox教學】什麼時候要換氣?如何換氣?

可見我們很難去定義「技巧性」這東西。

因為 Beatbox 過程中的每個「技巧」其實都大有學問。
不僅包羅萬象,也可以相互疊加或是獨立運作。

看到這可能你會想問:
「哇!技巧有這麼多種,有人全都會的嗎?我想參考看看」

有!讓我們來看看如果全部「技巧」都掌控自如的人會變成什麼樣子。

Hiss – Despacito + Holiday

這部是我非常喜歡的影片

Hiss 在 Vocal Play 上超穩的台風、音准、和橋段安排,讓我每次都很陶醉。

這部就涵蓋了我上面提到的所有「技巧」,在節奏和旋律都有很棒的掌控。

甚至還用了許多「想法上的技巧」,讓表演的 LEVEL 又往上提升。

(EX:創意、改編能力、樂理)

結論

一個Beatboxer的「技巧性」好不好,其實無法用特定的標準來判斷。因為「技巧性」也可以是各種簡單技巧的運用。

所以,別再被確切的定義給限制了!

「技巧性」有很多種呈現方式

只要記得別在炫技的時候掉拍就好。

延伸閱讀:想學會各種令人驚訝的快Beat?這點你一定要知道!

PS. 如果你覺得文章對你有幫助,歡迎訂閱我的免費電子報!
 
輸入完資料,還要去信箱點選「確認」才算訂閱成功喔~
 
有任何問題也歡迎私訊我的 Instagram。
 
第一次來這網站嗎?
 

在想些什麼?